1983年8月7日,時任空軍試飛團第二大隊副大隊長的孫天勤借試驗飛行之機,駕駛試飛團045號殲-7I戰斗機從遼寧大連機場起飛,叛逃韓國,后轉赴臺。孫天勤的此次叛逃創造了空軍職務最高、機型最新的雙料記錄,是國家和軍隊永遠的恥辱。當時,他的家中有母親劉氏和妻子,以及18歲的兒子和13歲的女兒。
孫天勤原籍陜西,1937年出生,1950年小學畢業,1953年陜西鳳翔縣中學畢業,1956年畢業于陜西省西安師范學院,同年8月作為空軍第一批從地方學校選拔的飛行學員入伍。經過空軍第2航空預備學校、第6航空學校、第11高級航校學習,后在航空兵第6師、航空兵第46師服役,1967年因其因其父親出身受牽連,遭停飛處理,后至空軍22廠工作,1975年恢復飛行,總飛行時數1200小時,后因飛行技術高超被選入空軍試飛團。1983年5月初,孫天勤作為試飛小組成員,被借調到海軍進行新型空對空導彈試驗,已經是副團職飛行員的孫天勤借試驗飛行之機于8月7日駕駛045號殲7I試驗機出航以后,以俯沖機動脫離地面雷達引導范圍,以超低空高亞音速叛逃至韓國漢城K16基地,并在8月24日抵臺。
迄今為止,解放軍共發生17起叛逃事件,其中5起沒有成功:
1961年9月15日,解放軍飛行員邵希彥、高知學駕駛1架安-2運輸機從山東膠縣起飛,在韓國濟州島降落,2人于10月7日抵達臺灣。后2人在臺灣空軍服役,均以上校軍銜退役。。
1962年3月3日,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第6師第16團3大隊8中隊飛行員劉承司駕駛米格-15戰斗機從浙江路橋起飛,飛抵臺灣桃園機場。后加入臺灣空軍,任空軍電臺上校副臺長。
1965年11月11日,解放軍空軍某師22大隊李顯斌駕駛伊爾-28轟炸機從杭州筧橋機場起飛,飛行途中李顯斌開槍打傷領航員李才旺,駕駛飛機在臺灣桃園機場降落時由于操縱失誤,機尾撞擊地面,導致尾艙通信員廉寶生死于非命。李顯斌加入臺灣空軍,以上校軍銜退役。
1977年7月7日,解放軍空軍某偵察機團1大隊2中隊中隊長范園焱駕駛編號3171的殲-6(米格-19)戰斗機從福建晉江起飛后,以超低空飛行直飛臺南機場。 范園焱后加入臺灣空軍,被授予上校軍銜。
1982年10月16日,解放軍空軍某偵察機團1大隊2中隊飛行員吳榮根駕駛1架殲偵-6從山東文登機場起飛后,他謊報發動機空中停車,乘指揮塔臺忙于實施特情處置程序,以超低空全速飛抵韓國漢城K16機場。后于10月31日抵達臺灣,吳榮根加入臺灣空軍,授予少校軍銜。
1983年8月7日,解放軍空軍被借調到海軍進行新型空對空導彈試驗的副團職飛行員孫天勤借試驗飛行之機,駕駛1架殲-7(米格-21)戰斗機從遼寧大連機場起飛,飛抵韓國漢城K16機場。此次叛逃創造解放軍職務最高機型最新的雙記錄,中國要求韓國交還飛機和飛行員,韓國將飛機交還中國,而孫天勤則于8月24日抵達臺灣,并加入臺灣空軍,授予上校軍銜。
1983年11月14日,海軍航空兵某師第18團2大隊中隊長王學成駕駛1架編號83065的殲-5(米格-17)戰斗機從浙江岱山機場起飛,在2架臺灣空軍F-5戰斗機的引導下在臺灣桃園機場迫降。王學成后加入臺灣空軍,授予少校軍銜。
1985年8月25日,解放軍空軍飛行員蕭天潤駕駛1架轟-5轟炸機從山東膠縣起飛,飛往韓國,在韓國里里市迫降時發生事故,領航員孫武春死亡,蕭天潤受傷,并撞死地面的一韓國農民。9月20日,蕭天潤抵達臺灣,而飛機上的報務員劉書義則根據其要求返回大陸。
1986年2月21日,解放軍空軍某偵察機團第3大隊中隊長陳寶忠駕駛1架編號3283的殲偵-6從遼寧沈陽機場起飛后,以超低空脫離編隊飛往韓國水原機場,4月30日抵達臺灣。
1986年10月24日,解放軍空軍飛行員鄭萊田駕駛1架殲-6戰斗機飛抵韓國,后去臺灣。
1987年11月19日,解放軍空軍第49師中隊長劉志遠駕駛殲-6戰斗機從福建龍溪起飛,以超低空穿云而出,飛抵臺灣清泉崗機場。
1989年9月16日:空軍航空兵某師145團2大隊飛行員蔣文浩中尉駕40307號殲-6(米格-19)戰斗機,從福建龍溪起飛,降落于金門。
其他
1960年1月12日,解放軍海軍航空兵某師飛行員楊德才駕駛編號6501的米格-15從浙江路橋起飛,飛往臺灣,結果在臺灣宜蘭地區迫降時機毀人亡。這是我軍第1架軍用飛機叛逃事件。
1979年4月15日,解放軍空軍某師52團飛行員閻穩昌從遂溪機場駕駛殲-6戰斗機叛逃越南,因迷航油盡飛機撞山墜毀在越南海防以南80公里海后縣境內,飛行員死亡。閻穩昌因個人晉升問題,突然叛逃,沒有任何技術準備,最后機毀人亡。
1990年8月25日,空軍某師62團飛行員王寶玉駕殲-6(米格-19)戰斗機,從東北起飛,降落于海參崴。王寶玉因個人晉升問題,突然叛逃,被引渡回國后,立即被開除黨籍、軍籍,空軍軍事法院以背叛祖國罪判處王寶玉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另兩起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