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年,鄭元勛(字超宗,徽州歙縣人)的“影園”內牡丹花盛開,最奇麗的是,一叢牡丹竟開出五朵黃牡丹。菊以黃為正,君子正其名。隨著奇異的黃牡丹盛開,鄭元勛也有嘖奇正名的盛舉:邀各路文人聚集園內,飲宴賞花,拈韻賦詩。是年,廣東番禺黎遂球(1602-1646,字美周),途經揚州,正值鄭元勛在園中大會文士,遂參會,以《牡丹七律十首》被評委錢謙益評為第一。女樂歌吹迎于紅轎,一時傳為盛事,被譽為“黃牡丹狀元”。時過一年,即1644年6月26日,牡丹賽詩盛會的主辦者鄭超宗在揚州被城民誤害,“黃牡丹狀元”黎遂球也因《牡丹》詩中有“奪朱非正色,異種亦稱王”句,在兩年后的贛州守城戰中被清軍亂箭射死,與其弟黎遂洪同殉節于大明朝。
漫賦長歌遺民史
1933年2月8日,畫家、書法家吳湖帆和張大千從上海到蘇州,在彭恭甫處進行“正社書畫會”第二期集會!罢纭笔且蕴K州籍畫家吳湖帆、彭恭甫和寓居在蘇州的張善孖、張大千兄弟及名士何澄、葉恭綽為骨干的一個民間社團組織。這種自由結社的民間藝術團體在民國多的是,無需登記審批,也不曾發生在集會時被警署查抄、拘傳的惡行。因何澄(字亞農)年紀最大,且是當時的“南北要人”,所以該社成員多以“亞農社長”和“八哥”(族內排行老八)稱之。此后,“正社”和其主要社員張善孖、張大千兄弟在北平舉辦的多次畫展,就是由“亞農社長”策劃主辦的。
1933年2月8日這天,何澄攜一幅《鄭元勛臨石田山水畫軸》前來雅集。這幅名左上有董其昌題跋五行:“沈啟南自題畫山水云:詩在大癡畫中,畫在大癡詩外。恰好百二十年,翻身出世作怪。吾于超宗此畫亦云然!碑嫹戏接覀扔朽嵲獎椎囊粍t補題:“此余辛未(1631年)冬臨沈石田筆也,時年三十有四,腕力尚稚,然董思白(董其昌)先生已極賞之,為題數語。畫不足存,題不忍廢,當賴以傳矣。付子為顯藏之。崇禎辛巳(1641年)秋重識于影園之蒿亭!编嵆诘漠嬜鲄呛珡奈匆娺^,驚嘆:“殆亦孤本與?畫極似查梅壑、鄒臣虎一類。超宗殉甲申之難,其遺墨亦絕無僅有者!(《吳湖帆文稿·醜簃日記》,第二十二頁)葉恭綽則看出鄭元勛這幅畫軸背后有著眾多的遺民逸事,邊觀邊說鄭元勛當年召開“黃牡丹賽詩會”,鄉賢黎遂球成為“牡丹狀元”的軼事。何澄當下語激葉恭綽:“何不效長慶體,題長歌一章于其上?”于是,葉恭綽便在這次雅集結束后把畫帶回家,查閱史料,詳加考證,三月下旬,作好一篇《為亞農題所藏明鄭超宗元勛山水畫軸》的漫賦長歌,交還何澄。
這篇題跋,先從好古又好客的何澄說起,接著說鄭超宗雖工詩畫,大名卻出自他成為復社后期領袖之后;間寫鄭超宗被害,其弟鄭俠入清不仕,構休園奉母;最后講鄭元勛的這幅畫輾轉流傳于安徽祁門馬曰琯、馬曰璐兄弟的“玲瓏山館”和無錫楊氏家藏,終歸何澄名下的流傳過程。
《為亞農題所藏明鄭超宗元勛山水畫軸》,看似漫賦長歌,卻是一篇明代遺民簡史,亦可視為“多少遺民淚,灑入荊枝尺幅間”的詩史之作。除此之外,里面難免也有葉恭綽返照自己政治生涯的影子。
仕途坎坷一逸民
葉恭綽,廣東番禺人,字譽虎,號遐庵,1881年11月24日生于北京,晚年別署矩園,卒于1968年8月6日。
1906年,葉恭綽入清廷郵傳部,1908年4月,升路政司主事,五月升路政司員外郎,九月再升路政司郎中,一年之中,由七品辦事員升任五品郎中,遂在郵傳部嶄露頭角。一年后,升任承政廳任廳長。越一年,被任命為鐵路總局提調。然而,1911年,繼徐世昌為郵傳部尚書的盛宣懷,以“專權糜費”之由,免去了他鐵路總局提調的職務。未久,盛宣懷就因推行“鐵路國有”惹出亂子,被清廷革職。盛宣懷下臺后,葉恭綽官復原職,仍署理鐵路總局局長,并執掌全國鐵路督辦。
辛亥革命,南北交戰和議和期間,葉恭綽上午在郵傳部辦公,下午到袁世凱的官舍商討政治途徑,曾就清室遜位、力促北方共和,提出過若干建議。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其表示堅決擁護共和的誓詞即由葉恭綽執筆。同年,葉恭綽開始兼任交通銀行幫理(副總裁),影響力很快就超過中國銀行,并且成為民國一個政治派系“交通系”的靈魂人物。
南北議和后,郵傳部改組為交通部。葉恭綽以路政司司長的身份兼任鐵路總局局長。其間,提出“今日第一在趕急造路,其他皆不成問題。諸如國有、民有之爭,內債、外債之別,皆枝葉上事”的主張,并為此采取向全國國民征詢意見的方法(此舉較之如今我們的征求民意或“市民聽證會”,早了一百年),形成了鐵路布局的基本思路:其一,國際上設法縮短歐亞交通之途程,直接與西比利亞鐵路連接。其二,國內宜迅速建筑縱橫兩大干線,一為橫斷亞陸之隴海線,一為縱斷線,另之粵漢線,使之早日接通京粵。這個思路,直接影響和推動了后來中國鐵路建設的戰略布局。
1913年12月,葉恭綽任北京政府路政局局長兼代交通次長。1915年6月,莊蘊寬發起“三次長參案”,所參陸軍次長徐樹錚、財政次長張弧和交通次長葉恭綽被諭令停職;涉案者還有津浦、京漢、京綏、正太、滬寧五路局長,史稱“五路大參案”。1917年,葉恭綽出任段祺瑞內閣交通次長兼郵政總局局長。1918年10月,因在西原借款問題上與頂頭上司、交通總長曹汝霖意見不同,葉遂辭職告退,周游歐洲。1920年8月,靳云鵬出任國務總理,葉恭綽為交通總長。由于罵各地軍閥胡作非為,破壞路政,被軍閥懷恨,于1921年4月被排擠出內閣。
同年12月,梁士詒出任內閣總理,葉恭綽仍掌交通總長。1922年1月19日,吳佩孚領銜六省督軍省長,電請大總統徐世昌免梁士詒內閣總理之職。一周之后,與梁士詒一起避地天津。5月5日,奉軍戰敗,直系上臺。大總統徐世昌下令通緝梁士詒、葉恭綽,葉遂逃亡日本。
在流亡日本期間,葉恭綽完成其重要著作《交通救國論》。1923年4月,葉恭綽返回廣州,擔任孫中山大元帥大本營財政部長。1924年9月,由奉軍支持的段祺瑞組成臨時執政府,葉恭綽奉孫中山委派北上,第三次出任交通總長。1927年6月,軍閥孫傳芳、張宗昌,與張作霖結盟,組成了“安國軍”,擁張作霖為“海陸軍大元帥”,在北京組織軍政府,聘葉恭綽為財政委員會副會長。
蔣介石統一南北后,葉恭綽被南京國民政府通緝,不得不避地上海、蘇州。1932年1月,蔣介石第二次下野,孫科組織南京國民政府,邀其出任鐵道部長,然而這個鐵道部長僅僅當了月余,就隨著孫科去職而去職。從此以后,葉恭綽再不言政,專事文化事業!稙閬嗈r題所藏明鄭超宗元勛山水畫軸》漫賦長歌,實際上也言明了他自己臺上臺下“貞不絕俗、抑有所不得已耶”的政治心路(《矩園馀墨·嘯明樓藏舊朋尺牘跋》)?上,不少寫葉恭綽的人,只能羅列其從政的種種官銜和文物收藏的林表,而不識他種種風光之后的這般逸民悲情。
末路悲情憂憤亡
1937年,“嶺南近代四大家”之一的黃節遺屬將黃節生前所藏《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送交王秋湄保藏。王秋湄深知葉恭綽酷愛“可具尋顯晦之跡”的鄉邦文獻,于是轉托葉恭綽永保之。同年11月,由上海避居香港時,葉恭綽亦同其他所藏書畫一并攜帶而去。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準備攻占香港。葉恭綽“既不欲入重慶,因擬姑至桂、黔間。已訂航空機位,以不能多攜行李,遂選所藏書畫之尤者,截去軸首拖尾,乃至引首、題跋。擾攘竟夕,多所拋棄。乃凌晨知機位為豪宗所奪,無法與爭。飛機竟不再開,而斷者已不可復續,此卷亦然。后雖強為粘合,終難熨貼。此亦平生遺憾之一事也!
這段寫于1958年的回憶,有重要的三點可茲注意:一是他葉恭綽不愿返回當時正面抗戰的國民政府陪都重慶,二是也無返回汪偽制下的淪陷區之想,此是典型的逸民之行止;三是《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乃為此次準備離港到桂林、貴州避難時,“截去軸首拖尾,乃至引首、題跋”的“書畫之尤者”之一,“后雖強為粘合,終難熨帖,此亦平生遺憾之一事也”,指的就是這幅詩卷。
1949年8月,再避香港的葉恭綽展觀此詩卷,題下了“時局變遷,余欲歸老穗垣,竟不寧厥居,遂又流遷徙香港。所藏書畫、古物、歷經離亂,毀失殆盡。此卷,幸抱持未失。然竟不能有所闡述,重負秋齋見托之意矣!边@種篤于故舊之托,極重鄉邦文獻保存的深情表現,由此可見一斑。
1954年6月5日,已為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的葉恭綽第二次在《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上題跋,內有:“余老且死,并無歸骨故鄉之念。遺令將安息于京西翠微山麓。因非戀戀于一丘者,特以歷史名跡,一旦蕩為飄風,意安能無動?故述記于此。后之見此卷者,當有同情焉!比欢,當時見此卷者,對這位于國家貢獻甚多的老者,并沒有絲毫同情之心,1957年照例打成“右派”。
1958年,由“逸民”成了“右派分子”的葉恭綽,三題《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余以重鄉邦文獻,喜得此卷。恒以付托無人為慮。今年七十七矣,偶展此卷,感懷萬端,因題一律。后之覽者,當知余書此時之情何苦也!边@首記述《南園諸子送黎美周北上詩卷》流傳過程的律詩,真屬“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的悲歌,只是有些后人讀過也不知悲,更遑論其中的情懷了。
1960年12月,剛剛摘掉“右派”帽子的葉恭綽,又開始擔心起鄉村因寫“大字報”、“寫標語”用毛筆及紙墨量過大,而造成真正的使用者用不上好筆的問題,于是乎作了一篇《論書畫工具之供應》之文:“各地無不寫‘大字報’,可能需要千萬枝毛筆。是否聽其缺乏?如年需一二千萬支毛筆,而謂不可能于其中制較好之筆一二十萬枝,以供藝術上之需要,此又何理?因此,制毛筆所需之原料,如狼毫、兔毫、馬毫、雞毫等,本非缺產,乃等棄物,即言經濟,亦太矛盾矣!
然而,政治是不講用什么狼毫、雞毫的!拔母铩迸d起,大字紙用紙、用筆什么時候也沒短缺過。1968年《光明日報》刊發《中國官僚資產階級的老祖宗———葉恭綽》一文,葉恭綽看后一病不起,八月六日,憂憤而死。對中國近世文化做出貢獻巨大的人,反倒成了官僚資產階級的老祖宗。卓爾堪說:“遺民惟重末路,”而至此,葉恭綽這個逸民也不成為逸民了。
◎蘇華,文史學者,現居太原。
客服、廣告聯系服務QQ:115756811 網站交流QQ群:566059270 百斯特科技旗下網站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_不能作為診斷及其他的依據|網站言論來自網友個人觀點,非本站觀點|百斯特網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本站部份來自網絡,如侵犯到你的權益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處理相關信息!我們的成長離不開您的支持!如您有任何的意見或建議,歡迎與我們聯系。